别等准备好了才开始,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错觉:以为再多等一等、再准备充分一点,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可现实往往相反——越想完美,越容易原地踏步。
生活从不等人。你准备得再充分,也抵不过别人先开始一步所带来的差距。真正改变人生的,不是想得多透彻,而是迈出去的那一次尝试。
我曾经也是一个习惯“先想清楚再行动”的人。计划一堆,清单满满,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后来我才意识到,一个人一直准备而不行动,其实是在拖延自己的人生。
 
看到一位网友,32岁,本科师范毕业,原本在一家K12机构教课。双减政策之后,她失业了。那段时间,她也焦虑得很,说“先缓一缓、等等行业机会”。
可现实是,“机会”不会自己敲门。她身边的同事,有人已经转行去做心理咨询师,有人考了育婴师资格证开始接单,还有人自学了剪辑在家接短视频外包。
她后来告诉我,她最怕的是“万一换错了方向怎么办”,但更难的是看着别人都动起来,自己却还在犹豫。
半年后,她报名了一个图书馆助教的兼职,工资不高,但开始了每天接触人、重新走进公共空间的节奏。后来又自己学习设计,开始兼职接排版的活。她说:“我不是规划好了才开始,而是开始之后才慢慢找到方向。”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行动偏差”
就是说,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做事来减少不确定感。你越犹豫,脑子里就越容易放大失败的可能;但只要开始动一动,哪怕做的是小事,整个人的信心都会提升。
 
不走出去,你永远不知道你能走多远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完美准备”绑架的时代。你想开播,就去研究灯光和麦克风;你想转行,就想先把知识学完才去面试;你想谈恋爱,就希望先变得足够优秀再去约会。
 
但生活不是游戏,没有“准备阶段”。现实往往更像一场直播,按下开播键,才知道要怎么说。
 
正如武志红说的:“人生不是等风来,而是学会自己造风。”
我们不需要等万事俱备再出发,而是该学会在不确定里找到可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等待太久往往只会让想法过期。
无论你想学摄影、做内容、备考转行,还是仅仅想改变每天刷手机的习惯,都别再等一个完美的时机了。
别太在意一开始会不会错、会不会慢,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动起来。开始了,就已经赢过了大多数人。
就像《少有人走的路》里写的:“我们无法等待信心的到来,再去行动。行动本身就是信心的来源。”
如果你也正处在“想做点什么却不敢动”的阶段,或许可以从今天写下一段文字、发一条内容、约一次面试、报一个课程开始。
人生不是演习,所有的“以后”都是从现在走出来的。
 
 
2025-06-22
浏览125
📊丨认知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