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阁十七史》由创办汲古阁的明末藏书家毛晋于明崇祯年间开始刻印,历时十余年完成。底本多取宋元旧椠,如《汉书》采用北宋景祐监本。《后汉书》取元大德九年(1305年)宁国路儒学刊本。《三国志》则据南宋衢州州学本。这些版本在明末多已残损,毛晋通过“悬金购求”与藏书家互通有无,如从钱谦益处借得《晋书》宋本,与赵琦美脉望馆交换《南齐书》元刊本。经学家何焯曾评价:“毛氏所刻,虽间有讹舛,然宋本之存,实赖其力。” 该版本成为后世校刻《二十四史》的重要底本,包括乾隆武英殿本、同治五局合刻本及民国百衲本。
毛晋在《汲古阁歌》中写道:“黄金散尽为收书,秘本重刊力有余。留得贞珉传后世,岂论瓻(chī)酒换三车。”
2025-09-19
浏览288
登录后评论
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