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频道 - 劳动仲裁 - 用人单位最掩耳盗铃的操作---签劳务合同
用人单位最掩耳盗铃的操作---签劳务合同

掩耳盗铃,是一则成语,出自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  该成语原意为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后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署劳务合同,以此否认劳动关系就是典型的掩耳盗铃操作。

签劳动合同就是劳动关系,签劳务合同就是劳务关系,这种认知也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是谁灌输给用人单位的。何其有才啊。更经典的是,有些用人单位会在网上下载一个劳动合同模板,然后把合同名称改成劳务合同,合同内容却一字不改,当然大概率是这些用人单位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改,只会掩耳盗铃的人根本就没有常识。

劳动关系的认定是一个各方面因素,各方面依据综合考量的结果。仲裁委也好,法院也罢,在认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到底是什么关系时,双方签署过的合同会被作为认定的依据,但是这却不是唯一的依据。双方是否是法律规定的适格主体,双方是否存在人身依附性和经济从属性,是否具有管理与被管理的特征。是否在奖惩,休息休假,考勤方面存在不平等的管控特征,这些都是用来考量认定双方是否构成劳动关系的依据。

签署劳务合同否认劳动关系,这种以合法手段掩盖非法目的行为,在当下的的司法环境,裁判口径中,越来越容易被揭穿和否认了。这种小聪明,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操作遇到比较憨的劳动者,可能能忽悠过去,否则只会被笑掉大牙,逗人一笑罢了。


#劳动仲裁
2025-01-01
浏览30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