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频道 - 劳动仲裁 - 劳动纠纷案例分享。
劳动纠纷案例分享。

这是一起重庆的劳动仲裁案例,小刘和小李分别于24年3月1日和23年12月20日入职重庆某地一家台球厅,月工资5000左右,做前厅管理工作。公司未与这两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公积金,工资发放也是个人银行卡转账,转账人身份不知道,与公司何种关系不知道。公司以其他公司名义为两人按照1800元每月申报个税。这个其他公司和两人入职的公司无任何关联关系。发工资的人也与这个申报个税的公司无关系。据两人陈述,可能是老板亲戚注册的公司。两人也从未加过公司法人,股东,监事的微信,连手机号都不知道。公司也没有钉钉,没有企业微信,没有管理系统。工作群群主就是小李。因为老板随意罚款,找理由就罚款,甚至台球厅有器具损坏也要求两人原价赔偿,两人是敢怒不敢言,想着被迫离职,去仲裁补偿金和二倍工资。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告诉这两位劳动者,现在没办法仲裁,因为根本就没有办法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即便仲裁受理了,如果公司反驳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那要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会被驳回仲裁请求。

有鉴于此,笔者让两位劳动者去看看公司有没有公告栏或者有没有发过什么书面通知的,能证明发工资人员的身份,或者去想办法添加老板微信,和老板进行沟通,制造一些证据。结果是没办法做到。笔者又让两人去尝试和公司说办信用卡,需要开一个员工收入证明。看能不能给开。结果遇到一个好人事,答应了,并且让劳动者提供模板,这真是天大的喜事。

这个证明拿到了,就可以走被迫离职程序,去仲裁了。

几天后,两名劳动者向公司邮寄了被迫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随后在重庆易简裁程序提交了仲裁申请。

提交的证据包括企业信息,员工收入证明,银行流水,快递记录。证明劳动关系,证明月平均工资,证明工龄,证明被迫解除劳动关系。

之后就是等待,大概半月后,公司派另一个员工找小李小刘沟通,问小李小刘到底什么意思,什么想法。两人未做回复,沟通无果。

开庭当天,老板来出庭的,未委托律师。仲裁员给双方调解,针对未签合同一事,老板强调签过的,是两人偷走了合同。并且声称马上要报警抓两人。且两人工作期间多次给公司造成损失,声称要起诉两人赔偿。针对这种话术,我相信当时仲裁员心里应该是憋着笑的。不过忍住了。然后好声好气给双方讲道理,组织调解。

最后的结果,按照仲裁的金额打5折多调解,当场支付。#劳动仲裁
2024-12-11
浏览76
暂无评论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