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師父
频道主
召唤阴兵:神话传说中幽冥召唤之术的完整体系与实操细节
在古今中外的神话、民俗与志怪传说里,“召唤阴兵”是极具神秘色彩的幽冥秘术——它能打破阴阳两界的壁垒,将地府的兵卒、亡魂组成的军队召至阳间,或助召术者御敌、或完成特定使命。从中国民间“阴兵借道”的传说,到东南亚降头术里的“鬼兵召唤”,这类秘术始终伴随着严谨的仪式流程、复杂的准备工作与严苛的禁忌规则。以下将从“术前筹备”“仪式流程”“阴兵调度”“术后收尾”及“风险禁忌”五个维度,完整拆解召唤阴兵的细节,还原这一传说秘术的奇幻框架。
一、召唤阴兵的术前筹备:从器物到时机的极致讲究
召唤阴兵的核心是“与幽冥建立联结”,任何细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仪式失败,甚至引发阴阳反噬。术前筹备需耗时7-14天,涵盖“场地选择”“器物准备”“自身净化”三大核心环节,每个环节均有严格标准。
(一)场地选择:阴阳交汇的“灵媒之地”
阴兵属于幽冥生灵,需在“阴阳气交汇”的场地才能稳定显形,绝对不可在阳气过盛或阴气过浊之地召唤。
1. 场地类型:首选“古战场遗址”(如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地下埋有大量战死亡魂,阴气浓郁且带有兵戈之气)、“百年老坟场的西北角”(坟场为阴气聚集处,西北角为“阴中之阴”,是幽冥通道的薄弱点)、“废弃城隍庙的后殿”(城隍庙本是阴阳交界的官方场所,废弃后通道未完全闭合,易沟通地府)。
2. 场地勘察:需提前3天实地勘察,用“柳木剑测气法”判断场地是否合格——将柳木剑(取清明前后砍伐的柳树枝,削成7寸长、1寸宽,浸泡朱砂水7天)垂直插在场地中央,若剑身微微颤动,且剑刃朝向西北方(幽冥方向),说明此地阴阳气流通;若剑身纹丝不动或朝向南方(阳气方),则需更换场地。
3. 场地布置:勘察合格后,提前1天布置场地。以召唤者为中心,用“墨斗线”在地面画出“九宫八卦阵”——九宫格每格边长3尺,八卦方位对应“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每个卦位需摆放对应器物(乾位放青铜刀、坤位放黑布、震位放铜锣、巽位放羽毛、坎位放井水、离位放烛火、艮位放石块、兑位放铜钱),阵中心留出1丈见方的“召唤台”,台面上铺3层黑色绸缎(需用黑狗血浸泡后晒干,增强阴气吸附力)。
(二)器物准备:沟通幽冥的“媒介之物”
召唤阴兵需借助特定器物“传递信号”“稳定阴兵形态”,每件器物的材质、制作方法、使用时机都有明确要求,缺一不可。
1. 核心法器:阴令牌
- 材质:需用“阴沉木”(埋在地下千年以上的乌木)雕刻,木长9寸、宽3寸、厚1寸,对应“幽冥九路、阴阳三界”。
- 雕刻细节:正面刻“地府通行令”五个篆字,字槽内填入“朱砂混合黑狗血”(比例1:1,需在子时搅拌均匀);背面刻“阴兵统领”神像(多为钟馗或地府将军,神像双眼需用“尸油点染”,增强灵媒效果);令牌边缘需刻36个“幽冥符文”(如“敕”“令”“幽”等,每个符文需用针尖蘸自己的中指血描绘,借召术者阳气锚定阴兵)。
- 激活方法:仪式前1晚,将阴令牌放在召唤台中央,用“三炷幽冥香”(取坟头土混合艾草制成的香)环绕令牌点燃,香灰需完全落在令牌上,不可吹散,此为“给地府递信”的第一步。
2. 辅助器物清单
- 幽冥香:除核心的3炷外,还需准备72炷,分别插在九宫八卦阵的8个卦位(每卦9炷,呈“品”字形排列),香的燃烧速度需一致,若某卦位香提前熄灭,说明该方位阴气不足,需立即补插并洒少量白酒(度数50度以上,借酒气引阴)。
- 血符纸:取“黄表纸”(用竹纤维制成,需在阴气最重的子时裁剪),用召术者的“中指血”画“阴兵召唤符”——符头画“地府门”,符身画“阴兵队列”,符尾写召术者生辰八字,每张符需折叠成“三角状”,共需9张,分别贴在召唤台周围的9根木桩上(木桩需为柳木,长5尺,埋入地下2尺)。
- 引魂灯:用“青铜灯盏”(需是古墓中出土的旧物,带有幽冥气息),灯油为“菜籽油混合尸油”(比例3:1,尸油需取自无冤屈的正常死者,避免怨气干扰),灯芯为“死者头发编织而成”,共需4盏,分别放在召唤台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灯光需保持稳定,不可闪烁,若闪烁则用黑布遮挡强光(如月光、灯光)。
- 镇阴铃:用“铜铃”(铃身刻有“镇鬼纹”),铃舌需为“银质”,由召术者随身携带,仪式中若出现阴兵躁动,需摇铃3声,借银的阳气安抚阴兵。
(三)自身净化:消除阳气干扰的“净身流程”
召术者自身阳气过盛,会排斥阴兵显形,因此术前需进行7天“净身净心”,降低自身阳气,同时增强与幽冥的感应。
1. 饮食净化:7天内不可食用“辛辣、油腻、温热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生姜),只能吃“清淡的阴性食物”(如冬瓜、豆腐、海带),每日饮水需为“井水”(取地下10米以下的井水,阴气较重),不可饮酒、吸烟,避免浊气影响灵力。
2. 身体净化:每日子时(23-1点)用“艾草水”(取新鲜艾草煮水,放凉至室温)泡澡,泡澡时需默念“幽冥引路咒”(“地府门开,阴路通途,吾身净洁,待召阴兵”),泡澡时间需控制在15分钟,不可过长,避免阳气过度流失。泡澡后需穿“黑色粗布衣”(不可穿棉、丝等阳气重的材质),且不可穿袜子、鞋子,赤脚接触地面,增强与阴气的联结。
3. 心神净化:每日寅时(3-5点)在召唤场地的召唤台上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双手结“阴兵印”(双手交叉,左手握住右手手腕,右手食指伸直指向地面),意守“涌泉穴”(脚底阴气入口),想象自己的气息逐渐与地下的阴气融合,如同“树根扎入地府”。每次冥想1小时,7天后需达到“能在冥想中听到微弱的‘阴兵脚步声’”(传说中的幽冥异响),才算心神净化合格。
二、召唤阴兵的仪式流程:分六步打通阴阳通道
仪式需在“阴气最盛的子时”(23点整)正式开始,全程需1小时,每个步骤的时间、动作、咒语都需精准把控,错一步则可能导致阴兵无法显形,甚至引来“无常追责”。
第一步:启阵通幽(子时0分-10分)
1. 点燃幽冥香:召术者手持3炷核心幽冥香,面对西北方(地府方向),双膝跪地,将香举过头顶,默念“启阵咒”:“天地玄黄,幽冥开敞,八卦为引,阴路通畅。吾奉酆都大帝,急急如律令!” 念完后,将香插入召唤台中央的香灰中,需保证香直立燃烧,若香倾倒,需立即重新点燃,同时用中指血在香杆上画“通幽符”。
2. 激活血符纸:起身走到9根木桩前,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中”的顺序,逐一揭开贴在木桩上的血符纸,每揭开一张,用镇阴铃摇1声,同时念“符纸启,阴兵至”,揭开的符纸需抛向空中,让其自然飘落,若符纸落在八卦阵内,说明通道开启顺利;若落在阵外,需重新画符贴上。
3. 引魂灯定界:走到4盏引魂灯前,用火柴(不可用打火机,火机火焰属“阳火”,会干扰阴气)依次点燃灯芯,点燃时需念“灯火明,阴阳分”,每盏灯点燃后,需用黑布围出“半米见方的无风区”,确保灯光不晃,此为“划定阴兵显形的安全范围”,避免阴兵溢出阵外。
第二步:持令呼召(子时10分-20分)
1. 持阴令牌:召术者回到召唤台中央,单膝跪地,双手捧起阴令牌,令牌正面朝向西北方,将令牌举至胸前,此时需感受令牌的温度——若令牌微微发凉,说明地府已收到信号;若令牌发烫,则需用井水擦拭令牌表面,降低阳气干扰。
2. 念召唤咒:开始念“阴兵召唤咒”,咒语需分3遍念诵,每遍音调、节奏不同:
- 第一遍(低声):“酆都之下,阴兵列阵;闻吾号令,速来阳间。一召铁甲兵,二召弓弩手,三召骑兵队,随吾号令走!” 此时需轻抖令牌,让令牌上的香灰轻微掉落,象征“给阴兵传递第一个信号”;
- 第二遍(中声):“黑旗展,鬼火明;铁戈响,马蹄轻。冲破阴阳界,助吾成使命!” 念诵时需用令牌敲击地面3次,每次敲击间隔3秒,地面需发出“沉闷的咚咚声”,若声音清脆,说明阴气不足,需洒少量黑狗血在敲击处;
- 第三遍(高声):“吾以精血为引,以令牌为凭;阴兵速速显形,违令者,地府追责!” 念完最后一字,需将中指咬破,将血滴在令牌正面的“地府通行令”篆字上,血滴需完全覆盖字迹,此为“用召术者精血锚定阴兵,避免阴兵失控”。
第三步:阴兵显形(子时20分-30分)
1. 感应阴兵到来:念完咒语后,召术者需闭眼静立1分钟,感受周围的变化——若听到“微弱的铁甲摩擦声、马蹄声”,或闻到“铁锈味、泥土味”(阴兵自带的幽冥气息),说明阴兵即将显形;若毫无感应,需重新念诵召唤咒,同时增加1滴精血滴在令牌上。
2. 阴兵显形过程:首先从八卦阵的西北方(幽冥通道方向)开始,出现“淡黑色的雾气”,雾气逐渐凝聚成“模糊的人影”,人影慢慢清晰——先显露出“黑色的盔甲”(盔甲上有暗红色的锈迹,象征战死的痕迹),再显露出“手持的兵器”(刀枪剑戟均为阴气所化,刀身无光泽,枪头带黑色寒气),最后显露出“面目的轮廓”(阴兵面部多为模糊的黑影,无五官,仅能看到“闪烁的红色眼点”,是阴兵的灵识所在)。
3. 清点阴兵数量:阴兵显形后,会自动按“队列”站在八卦阵内——前排为铁甲步兵(约30人,手持长刀,身高约6尺),中排为弓弩手(约20人,手持黑色长弓,箭簇为白骨所制),后排为骑兵(约10人,坐骑为“无头马”,马身覆盖黑毛,马蹄踏在地面无痕迹),共60人(传说中“小召阴兵”的标准数量,大召需更多准备)。召术者需用镇阴铃摇1声,若阴兵队列整齐,无骚动,说明显形成功;若有阴兵试图走出阵外,需立即用令牌指向该阴兵,念“归位”,阴兵会自动退回队列。
第四步:下达指令(子时30分-40分)
1. 指令传递方式:阴兵无法直接听懂阳间语言,需通过“令牌指向+意念传递”的方式下达指令。召术者手持阴令牌,将令牌指向目标方向(如“东方”),同时在心中清晰默念指令(如“向东行进,清除前方障碍”),指令需简单直接,不可复杂(如“先左转再右转”这类复杂指令会导致阴兵混乱)。
2. 指令示例:
- 御敌指令:将令牌指向敌人方向,心中默念“列阵御敌,刀砍弓弩射,不留活口”,此时铁甲步兵会前排举刀,弓弩手会搭箭拉弓,骑兵会催马向前,阴兵攻击时会发出“无声的嘶吼”,攻击目标为“召术者意念锁定的对象”,不会误伤无关者(因有血符纸和引魂灯的界限限制);
- 赶路指令:将令牌平举,指向目的地方向,心中默念“速行至XX地,途中不可惊扰阳人”,此时阴兵会自动排成“一字长队”,步兵在前开路,骑兵在后护卫,行进速度约为“常人奔跑速度的2倍”,且行进时会“踏雾而行”,不会留下脚印,避免被阳人发现。
3. 指令确认:下达指令后,需观察阴兵的反应——若阴兵整齐做出“抱拳”动作(铁甲碰撞声为“咔咔”声),说明指令已接收;若阴兵无反应,需重新传递指令,同时用令牌轻敲地面1次,增强信号。
第五步:力量加持(子时40分-50分)
阴兵在阳间停留会消耗“幽冥阴气”,需通过“加持仪式”延长其停留时间(默认停留1小时,加持后可延长至2小时)。
1. 洒幽冥水:召术者取“幽冥水”(提前用井水混合坟头土,浸泡7天,过滤后装入青铜碗),绕八卦阵行走一周,边走边将幽冥水洒向阴兵队列,每洒一次念“阴气补,兵魂固”,幽冥水落在阴兵身上会“化为黑色雾气”,被阴兵吸收,可看到阴兵的盔甲颜色更浓郁,说明力量已加持。
2. 焚纸钱:取“黄纸钱”(需用“打钱印”印上“地府通宝”字样,不可用现成的冥币),在召唤台旁点燃,火焰需为“蓝色”(正常纸钱火焰为红色,幽冥纸钱火焰为蓝色,说明能被阴兵吸收),焚纸时念“纸钱烧,阴兵饱”,纸钱灰需用黑布收集,撒在八卦阵的四个角落,象征“给阴兵的‘俸禄’”,避免阴兵因“无利可图”而不听号令。
第六步:阴兵出发(子时50分-60分)
1. 开路仪式:召术者手持阴令牌,走到八卦阵的“生门”(艮位,对应东北方,为阴兵出行的安全通道),用令牌推开“无形的阴阳门”(动作需缓慢,仿佛推开一扇沉重的门),同时念“门开道通,阴兵出行;使命完成,速归幽冥”。
2. 阴兵出发:阴兵会按队列从生门走出,走在最前的铁甲步兵会“用刀划开地面的雾气”,开出一条“黑色的雾道”,后续阴兵沿着雾道行进,行进时会“逐渐淡化身影”,最终完全消失在雾中(雾道会在阴兵走完后5分钟内消散,不会留下痕迹)。
3. 仪式暂停:阴兵出发后,需保留引魂灯和核心幽冥香的燃烧(不可熄灭),血符纸和木桩也需保留,为“术后召回阴兵”做准备,召术者需留在召唤台旁,不可离开场地,避免阴兵返回时找不到“锚点”。
三、召唤阴兵的术后收尾:阴阳两界的“断联与净化”
阴兵完成使命后(或停留时间将到),需在“丑时(1-3点)”前完成“召回与断联”,否则阴兵会因“阴气耗尽”消散,或因“滞留阳间”引发阴阳紊乱,收尾流程同样需严格按步骤执行。
(一)阴兵召回(丑时0分-10分)
1. 召回信号:召术者回到召唤台中央,重新点燃3炷幽冥香,手持阴令牌,面对生门方向,念“阴兵归,阴阳闭;使命了,速回位”,念诵3遍后,用镇阴铃连续摇5声,铃声需“清脆且连贯”,此为“给返回的阴兵传递‘归位信号’”。
2. 阴兵回归:约1-2分钟后,生门方向会重新出现“黑色雾道”,
在古今中外的神话、民俗与志怪传说里,“召唤阴兵”是极具神秘色彩的幽冥秘术——它能打破阴阳两界的壁垒,将地府的兵卒、亡魂组成的军队召至阳间,或助召术者御敌、或完成特定使命。从中国民间“阴兵借道”的传说,到东南亚降头术里的“鬼兵召唤”,这类秘术始终伴随着严谨的仪式流程、复杂的准备工作与严苛的禁忌规则。以下将从“术前筹备”“仪式流程”“阴兵调度”“术后收尾”及“风险禁忌”五个维度,完整拆解召唤阴兵的细节,还原这一传说秘术的奇幻框架。
一、召唤阴兵的术前筹备:从器物到时机的极致讲究
召唤阴兵的核心是“与幽冥建立联结”,任何细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仪式失败,甚至引发阴阳反噬。术前筹备需耗时7-14天,涵盖“场地选择”“器物准备”“自身净化”三大核心环节,每个环节均有严格标准。
(一)场地选择:阴阳交汇的“灵媒之地”
阴兵属于幽冥生灵,需在“阴阳气交汇”的场地才能稳定显形,绝对不可在阳气过盛或阴气过浊之地召唤。
1. 场地类型:首选“古战场遗址”(如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地下埋有大量战死亡魂,阴气浓郁且带有兵戈之气)、“百年老坟场的西北角”(坟场为阴气聚集处,西北角为“阴中之阴”,是幽冥通道的薄弱点)、“废弃城隍庙的后殿”(城隍庙本是阴阳交界的官方场所,废弃后通道未完全闭合,易沟通地府)。
2. 场地勘察:需提前3天实地勘察,用“柳木剑测气法”判断场地是否合格——将柳木剑(取清明前后砍伐的柳树枝,削成7寸长、1寸宽,浸泡朱砂水7天)垂直插在场地中央,若剑身微微颤动,且剑刃朝向西北方(幽冥方向),说明此地阴阳气流通;若剑身纹丝不动或朝向南方(阳气方),则需更换场地。
3. 场地布置:勘察合格后,提前1天布置场地。以召唤者为中心,用“墨斗线”在地面画出“九宫八卦阵”——九宫格每格边长3尺,八卦方位对应“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每个卦位需摆放对应器物(乾位放青铜刀、坤位放黑布、震位放铜锣、巽位放羽毛、坎位放井水、离位放烛火、艮位放石块、兑位放铜钱),阵中心留出1丈见方的“召唤台”,台面上铺3层黑色绸缎(需用黑狗血浸泡后晒干,增强阴气吸附力)。
(二)器物准备:沟通幽冥的“媒介之物”
召唤阴兵需借助特定器物“传递信号”“稳定阴兵形态”,每件器物的材质、制作方法、使用时机都有明确要求,缺一不可。
1. 核心法器:阴令牌
- 材质:需用“阴沉木”(埋在地下千年以上的乌木)雕刻,木长9寸、宽3寸、厚1寸,对应“幽冥九路、阴阳三界”。
- 雕刻细节:正面刻“地府通行令”五个篆字,字槽内填入“朱砂混合黑狗血”(比例1:1,需在子时搅拌均匀);背面刻“阴兵统领”神像(多为钟馗或地府将军,神像双眼需用“尸油点染”,增强灵媒效果);令牌边缘需刻36个“幽冥符文”(如“敕”“令”“幽”等,每个符文需用针尖蘸自己的中指血描绘,借召术者阳气锚定阴兵)。
- 激活方法:仪式前1晚,将阴令牌放在召唤台中央,用“三炷幽冥香”(取坟头土混合艾草制成的香)环绕令牌点燃,香灰需完全落在令牌上,不可吹散,此为“给地府递信”的第一步。
2. 辅助器物清单
- 幽冥香:除核心的3炷外,还需准备72炷,分别插在九宫八卦阵的8个卦位(每卦9炷,呈“品”字形排列),香的燃烧速度需一致,若某卦位香提前熄灭,说明该方位阴气不足,需立即补插并洒少量白酒(度数50度以上,借酒气引阴)。
- 血符纸:取“黄表纸”(用竹纤维制成,需在阴气最重的子时裁剪),用召术者的“中指血”画“阴兵召唤符”——符头画“地府门”,符身画“阴兵队列”,符尾写召术者生辰八字,每张符需折叠成“三角状”,共需9张,分别贴在召唤台周围的9根木桩上(木桩需为柳木,长5尺,埋入地下2尺)。
- 引魂灯:用“青铜灯盏”(需是古墓中出土的旧物,带有幽冥气息),灯油为“菜籽油混合尸油”(比例3:1,尸油需取自无冤屈的正常死者,避免怨气干扰),灯芯为“死者头发编织而成”,共需4盏,分别放在召唤台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灯光需保持稳定,不可闪烁,若闪烁则用黑布遮挡强光(如月光、灯光)。
- 镇阴铃:用“铜铃”(铃身刻有“镇鬼纹”),铃舌需为“银质”,由召术者随身携带,仪式中若出现阴兵躁动,需摇铃3声,借银的阳气安抚阴兵。
(三)自身净化:消除阳气干扰的“净身流程”
召术者自身阳气过盛,会排斥阴兵显形,因此术前需进行7天“净身净心”,降低自身阳气,同时增强与幽冥的感应。
1. 饮食净化:7天内不可食用“辛辣、油腻、温热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生姜),只能吃“清淡的阴性食物”(如冬瓜、豆腐、海带),每日饮水需为“井水”(取地下10米以下的井水,阴气较重),不可饮酒、吸烟,避免浊气影响灵力。
2. 身体净化:每日子时(23-1点)用“艾草水”(取新鲜艾草煮水,放凉至室温)泡澡,泡澡时需默念“幽冥引路咒”(“地府门开,阴路通途,吾身净洁,待召阴兵”),泡澡时间需控制在15分钟,不可过长,避免阳气过度流失。泡澡后需穿“黑色粗布衣”(不可穿棉、丝等阳气重的材质),且不可穿袜子、鞋子,赤脚接触地面,增强与阴气的联结。
3. 心神净化:每日寅时(3-5点)在召唤场地的召唤台上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双手结“阴兵印”(双手交叉,左手握住右手手腕,右手食指伸直指向地面),意守“涌泉穴”(脚底阴气入口),想象自己的气息逐渐与地下的阴气融合,如同“树根扎入地府”。每次冥想1小时,7天后需达到“能在冥想中听到微弱的‘阴兵脚步声’”(传说中的幽冥异响),才算心神净化合格。
二、召唤阴兵的仪式流程:分六步打通阴阳通道
仪式需在“阴气最盛的子时”(23点整)正式开始,全程需1小时,每个步骤的时间、动作、咒语都需精准把控,错一步则可能导致阴兵无法显形,甚至引来“无常追责”。
第一步:启阵通幽(子时0分-10分)
1. 点燃幽冥香:召术者手持3炷核心幽冥香,面对西北方(地府方向),双膝跪地,将香举过头顶,默念“启阵咒”:“天地玄黄,幽冥开敞,八卦为引,阴路通畅。吾奉酆都大帝,急急如律令!” 念完后,将香插入召唤台中央的香灰中,需保证香直立燃烧,若香倾倒,需立即重新点燃,同时用中指血在香杆上画“通幽符”。
2. 激活血符纸:起身走到9根木桩前,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中”的顺序,逐一揭开贴在木桩上的血符纸,每揭开一张,用镇阴铃摇1声,同时念“符纸启,阴兵至”,揭开的符纸需抛向空中,让其自然飘落,若符纸落在八卦阵内,说明通道开启顺利;若落在阵外,需重新画符贴上。
3. 引魂灯定界:走到4盏引魂灯前,用火柴(不可用打火机,火机火焰属“阳火”,会干扰阴气)依次点燃灯芯,点燃时需念“灯火明,阴阳分”,每盏灯点燃后,需用黑布围出“半米见方的无风区”,确保灯光不晃,此为“划定阴兵显形的安全范围”,避免阴兵溢出阵外。
第二步:持令呼召(子时10分-20分)
1. 持阴令牌:召术者回到召唤台中央,单膝跪地,双手捧起阴令牌,令牌正面朝向西北方,将令牌举至胸前,此时需感受令牌的温度——若令牌微微发凉,说明地府已收到信号;若令牌发烫,则需用井水擦拭令牌表面,降低阳气干扰。
2. 念召唤咒:开始念“阴兵召唤咒”,咒语需分3遍念诵,每遍音调、节奏不同:
- 第一遍(低声):“酆都之下,阴兵列阵;闻吾号令,速来阳间。一召铁甲兵,二召弓弩手,三召骑兵队,随吾号令走!” 此时需轻抖令牌,让令牌上的香灰轻微掉落,象征“给阴兵传递第一个信号”;
- 第二遍(中声):“黑旗展,鬼火明;铁戈响,马蹄轻。冲破阴阳界,助吾成使命!” 念诵时需用令牌敲击地面3次,每次敲击间隔3秒,地面需发出“沉闷的咚咚声”,若声音清脆,说明阴气不足,需洒少量黑狗血在敲击处;
- 第三遍(高声):“吾以精血为引,以令牌为凭;阴兵速速显形,违令者,地府追责!” 念完最后一字,需将中指咬破,将血滴在令牌正面的“地府通行令”篆字上,血滴需完全覆盖字迹,此为“用召术者精血锚定阴兵,避免阴兵失控”。
第三步:阴兵显形(子时20分-30分)
1. 感应阴兵到来:念完咒语后,召术者需闭眼静立1分钟,感受周围的变化——若听到“微弱的铁甲摩擦声、马蹄声”,或闻到“铁锈味、泥土味”(阴兵自带的幽冥气息),说明阴兵即将显形;若毫无感应,需重新念诵召唤咒,同时增加1滴精血滴在令牌上。
2. 阴兵显形过程:首先从八卦阵的西北方(幽冥通道方向)开始,出现“淡黑色的雾气”,雾气逐渐凝聚成“模糊的人影”,人影慢慢清晰——先显露出“黑色的盔甲”(盔甲上有暗红色的锈迹,象征战死的痕迹),再显露出“手持的兵器”(刀枪剑戟均为阴气所化,刀身无光泽,枪头带黑色寒气),最后显露出“面目的轮廓”(阴兵面部多为模糊的黑影,无五官,仅能看到“闪烁的红色眼点”,是阴兵的灵识所在)。
3. 清点阴兵数量:阴兵显形后,会自动按“队列”站在八卦阵内——前排为铁甲步兵(约30人,手持长刀,身高约6尺),中排为弓弩手(约20人,手持黑色长弓,箭簇为白骨所制),后排为骑兵(约10人,坐骑为“无头马”,马身覆盖黑毛,马蹄踏在地面无痕迹),共60人(传说中“小召阴兵”的标准数量,大召需更多准备)。召术者需用镇阴铃摇1声,若阴兵队列整齐,无骚动,说明显形成功;若有阴兵试图走出阵外,需立即用令牌指向该阴兵,念“归位”,阴兵会自动退回队列。
第四步:下达指令(子时30分-40分)
1. 指令传递方式:阴兵无法直接听懂阳间语言,需通过“令牌指向+意念传递”的方式下达指令。召术者手持阴令牌,将令牌指向目标方向(如“东方”),同时在心中清晰默念指令(如“向东行进,清除前方障碍”),指令需简单直接,不可复杂(如“先左转再右转”这类复杂指令会导致阴兵混乱)。
2. 指令示例:
- 御敌指令:将令牌指向敌人方向,心中默念“列阵御敌,刀砍弓弩射,不留活口”,此时铁甲步兵会前排举刀,弓弩手会搭箭拉弓,骑兵会催马向前,阴兵攻击时会发出“无声的嘶吼”,攻击目标为“召术者意念锁定的对象”,不会误伤无关者(因有血符纸和引魂灯的界限限制);
- 赶路指令:将令牌平举,指向目的地方向,心中默念“速行至XX地,途中不可惊扰阳人”,此时阴兵会自动排成“一字长队”,步兵在前开路,骑兵在后护卫,行进速度约为“常人奔跑速度的2倍”,且行进时会“踏雾而行”,不会留下脚印,避免被阳人发现。
3. 指令确认:下达指令后,需观察阴兵的反应——若阴兵整齐做出“抱拳”动作(铁甲碰撞声为“咔咔”声),说明指令已接收;若阴兵无反应,需重新传递指令,同时用令牌轻敲地面1次,增强信号。
第五步:力量加持(子时40分-50分)
阴兵在阳间停留会消耗“幽冥阴气”,需通过“加持仪式”延长其停留时间(默认停留1小时,加持后可延长至2小时)。
1. 洒幽冥水:召术者取“幽冥水”(提前用井水混合坟头土,浸泡7天,过滤后装入青铜碗),绕八卦阵行走一周,边走边将幽冥水洒向阴兵队列,每洒一次念“阴气补,兵魂固”,幽冥水落在阴兵身上会“化为黑色雾气”,被阴兵吸收,可看到阴兵的盔甲颜色更浓郁,说明力量已加持。
2. 焚纸钱:取“黄纸钱”(需用“打钱印”印上“地府通宝”字样,不可用现成的冥币),在召唤台旁点燃,火焰需为“蓝色”(正常纸钱火焰为红色,幽冥纸钱火焰为蓝色,说明能被阴兵吸收),焚纸时念“纸钱烧,阴兵饱”,纸钱灰需用黑布收集,撒在八卦阵的四个角落,象征“给阴兵的‘俸禄’”,避免阴兵因“无利可图”而不听号令。
第六步:阴兵出发(子时50分-60分)
1. 开路仪式:召术者手持阴令牌,走到八卦阵的“生门”(艮位,对应东北方,为阴兵出行的安全通道),用令牌推开“无形的阴阳门”(动作需缓慢,仿佛推开一扇沉重的门),同时念“门开道通,阴兵出行;使命完成,速归幽冥”。
2. 阴兵出发:阴兵会按队列从生门走出,走在最前的铁甲步兵会“用刀划开地面的雾气”,开出一条“黑色的雾道”,后续阴兵沿着雾道行进,行进时会“逐渐淡化身影”,最终完全消失在雾中(雾道会在阴兵走完后5分钟内消散,不会留下痕迹)。
3. 仪式暂停:阴兵出发后,需保留引魂灯和核心幽冥香的燃烧(不可熄灭),血符纸和木桩也需保留,为“术后召回阴兵”做准备,召术者需留在召唤台旁,不可离开场地,避免阴兵返回时找不到“锚点”。
三、召唤阴兵的术后收尾:阴阳两界的“断联与净化”
阴兵完成使命后(或停留时间将到),需在“丑时(1-3点)”前完成“召回与断联”,否则阴兵会因“阴气耗尽”消散,或因“滞留阳间”引发阴阳紊乱,收尾流程同样需严格按步骤执行。
(一)阴兵召回(丑时0分-10分)
1. 召回信号:召术者回到召唤台中央,重新点燃3炷幽冥香,手持阴令牌,面对生门方向,念“阴兵归,阴阳闭;使命了,速回位”,念诵3遍后,用镇阴铃连续摇5声,铃声需“清脆且连贯”,此为“给返回的阴兵传递‘归位信号’”。
2. 阴兵回归:约1-2分钟后,生门方向会重新出现“黑色雾道”,
2025-08-26
浏览83
傀儡,御兽
登录后评论
点赞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