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李稠
自由简述(上)
导言:我想写一系列的讨论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些人文社科常用的概念.也是对我自己思路的整理,欢迎大家多批评。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自由可能的定义.在中文里自由即"由自",也就是以自己为原因,或发生于自身的行动一般我们说"自由"时指涉人可以自由作出选择的能力.在中文的词缘关系种"自由"很接近"自然"或者"自因",它们都表示主观能动性的掌握能力,以自身为本源.但在西方启蒙近代思想的影响下,"自由"更指涉自我自具有的能动性和对现实的掌控力,而自然则更多指现实客观世界不加人类刻意干扰的状态。因此,在今天,自由主义和自然主义是截然相对的两种意识形态,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两个具有亲缘性的概念.在历史运动的各种语境中演变成了对立面,非常值得去思考,但这里失不具体展开。
形而上学的自由和政治自由
当我们思考自由时很显然要进行一个划分,也就是形而上学自由的和政治自由也即主观能动性的自由与客观条件自由的区分.因为就算你认为人拥有形而上的自由,就算被关起来了,啥也做不了,政治自由完全被剥夺,那么也是认为你是一个自由的人,因为你的意志仍然在驱动着你自己的发生而如果你是一个决定论者,认为人在形而上学决对不自由,我们做的所有行动都是神经元的应对刺激的反应,一切都机械盲目的运动甚至这些运动都可以被物理规律推演,因此一切都是设定好的,那么这个人生活在政治绝对自由的环境,那他也啥都做不了,因为无论他做啥.都是必然的客观规律.所以承认形而上学自由的人不一定支持政治自由,支持自政治自由的人也不一定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比方说无政府主义开山者之一施蒂纳认为人类只是应激反应,所以建设乌托邦就应该用各种法律教条去刺激人类,让人类不作恶,用客观规律让神激去反应,但是在现代法治国家为了维护政治自由不得不承认形而上自由,比如说著名的甜点悖论,"他对为什么杀人?""因为吃多了甜点,所以心情不好因为如果人没有自由意志,那么人根本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一切行为都是客观规律推动的,那一切都是上帝推动的,比方说有一个人拿刀杀了人,那人会说,第一推动者是刀,是刀杀的人,应该给刀判刑,那有人说是人推动了刀,但是也有更多的因素推动了人去推动这个刀,然后无限追溯下去,一切东西都是从宇宙大爆炸那一刻起,就被设定好了的,因为这些都是客观必然规律,在这种情况下,人自然也没有任何罪恶可言。
形而上学自由
一.相容主义
承认形而上学自由的情况下,自由与自然法则的相容与否又可划分 为相容主义与不相容主义,相容主义认为自由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比方说
"我想喝水",不仅自由意志在驱动我喝水,同时我身体机能也在驱动,自然法则也在支配.因此我们在经验中可以自由地满足欲望,而且我们完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既使是自机械地神经感欢驱动,也是自由意志的一部分.因此并不存在一个自由的人进行选择从而破坏自然规律,因为二者根本上是同一的.反对者会提出相容主义仍然没有超出能机械决定论,但至上在直观上现实确实充满了不可预测性的选择在不断保证行动发生。至少经验生活中,人有自由意志,且不分离于自然规律。我个人认为这是最符合直观的一种说法,但这一立场并不承认自因,"因为自因意味着,自已完全为自己的根据,因此根据可以不断的改变.这违反了形式置辑,因为但A可以根据自己变成非A,的那么形式逻辑便不存在了,因此相容主义几乎严格在形式逻辑的与自然规律中。
二、不相容主义
不相容主义有点难表达,因为证明链条非容复杂总之就是经历了一系列怀疑与论证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自然规律并不可靠,甚至所谓因果规律比自由意志更接近幻觉,因为自然界是流变的,自然规律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总站得住脚,而恰恰个人的自由意志才是无比真实的,因此坚持自由意志,自然现象仅仅是对自由意志的满足而已.
三、相容与不相容主义的相容
这个小标题很绕,但是很好理解,就是对前两个观点的调和.也是康德的尝试,康德把世界分为现象界与本体界。在现象世界完全服从相容主义,自由必须和自然规律一起,而在本体界,也是现象的先天演驿中是不相容主义的,一切都是自由意志选择的.这个有点像希腊神话叙事中,人在降生前,把要发生的一切都自由选择一遍然后降生后就只能服从自然规律了,但是这说法很奇怪啊.过的很差的人就会想当初为什么会选这个人生,更奇怪的是为什么有人会在天堂就选自由选择腹死胎中?所以这一观点显很得有点离奇。
形而上学自由对政治自由的影响.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个有意识的现象是,就算你再不相信自由意志,你过马路还是会看车,再怎么认为一切注定他也不会乱动.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告诉我们,不管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但是相信有自由意志的人会更积极,更负责地处理事情,从而也就更自由,就是分两拨小孩,一拨教小孩相信自由意志,一边引导他们不相信,最后发现相信自由意志的人确实会更自由,也就是说对于自由意志的信念会反过来影响自由意志本身.科学调研也发现人们在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往往都要相信自由意志存在而在井抽象思考时,往往不承认自由意志。
政治自由
一.消极自由
消极自由是自由主义者立场的自由,也就是辟免.于...的自由(freefrom)这通常意味着个人的独立性,比如"避免专制的自由,避免形式主义的自由等等,消极自由中没有肯定的内容,仅仅是对于限制或那些不自由的否定,这也是我们通常对"自由"这一概念最直观的理解。
二.积极自由
积极的自由通常是实现某种标准的自由.强调"由自",也就是 对自己的掌控,康德的"自律即自由"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个人不再服从于自己的自然意识,或者生物本能,而是追求更高的理性,服从于一种道德必然性,当然这种自由的限制非常明显,这种自由依然服从一种标准,依然存在一种限制去限定自身而消极自由又容易变成空洞的口号可以说消极自由是经验主义的自由,通过对即有现实的反思规避不自由,而积极自由是理性主义的自由,有追求更高必然性的自由.
古典自由
现在,我们已经对自由有了一些基础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在历史视角下更深入探讨一下这些词语。
古希腊时代的哲学家们不会重视形而上学自由,因为"近代意义的"自我"还没被发掘,因此"自我"的独立与自发性并不重要.在古典时代,你首先是一个城邦的公民/奴隶/国王等,然后才是你这个人,古典生产关系超越了个人意识,或者说个人意识还没有发生出来。而政治自由在古希腊时代几乎是个贬义词,因为自由代表着混乱和非理性。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自由体制是仅次于暴君制的第二坏的政体。在当今社会中大部分观点其实也机乎如此,只有知识分子会去追自由,老百姓往往只在乎稳定和生存,稳定和谐是比自由更重要的。因此消极自由被看作愚蠢的,而应当是道德服从于理性的积极自由。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只有选一颗好的梨才是自由,如果是当让你可以选择坏的梨就是恶的,就像人不应当有做恶的自由一样。
柏拉图虽然在意积极自由,但仍然不承认自由意志.因为意志是非理性的,情欲的。应当服从一种客观的必然性。而到了新柏拉图主义,希腊化时代那里,开始认为理性的必然性是来自于我们的意志的,我自然因果律的必然恰恰是非理性的,因此自由应当主动地而非服从地去追求理性.
我们可以看出来,消极自由在古典时代并不受欢迎,因为消极自由几乎意味着什么都做不了.消出一切限定,告诉你什么都能做,几乎等于啥也不做,因为无论做什么都会破坏自由,所以最好躺着,不然就不自由了。所以自由从来不能是空洞,从这个角度说消极自由是选择的自由.积极自由是努力的自由.消极自由只让你能选择一切,但一但开始做事性了,就无法自由了,就而努力的自由让我要服从一种规律,一种必然.但他让我们能真正自由地做一些事
到了罗马时代,自由才真正得到了重视.斯多亚主义的自由更接近康德式相容主义,认为人在天堂是自由的,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但一但降临到自然界,我们就是机械的,盲从的了,就像黑客帝国里的一句话,"你不是来做选择的,你只是来理解自己为什么做选择的,这其实也是对现实的上升,当我们做事时我们可以选择,但一但选好了,就只有努力的自由了,否则什么都做不了.
晚斯的基督教将自由意志概念进一步发展.原因也是对于权责关系的考量.如果教徒认为一切都是上帝让自己做的那教徒的恶行不也是上帝干的吗!那为啥上帝不下地狱?所以承认自由,这里出现了一个辨证结构,就是自由一定是恶的,因为如果一个人只干好事,思做好事一个道德机器人一定不自由,而自由就意味着恶的可能,然而也只有真正的恶自由,才能带来真正的善行,因为如果不可能做恶,那善行也没意义,只有做恶是可能的,善才是更应当去追求的,高尚的,也就是康德的"根本恶”我们可以看出基督教中自由的结构非常辩的证的,自由是恶的来源,而已是善的来源。
近代自由
在斯客诺莎这里,人类唯一的自由就是意识到自己没有自由从而去更好的服从必然性,因为自由的根源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可以有做任何事情的自由,但我们却不能去操控我们的自由意志,如果我们绝对自由,那么这种自由也是必然,是有没由这件事本身甚至不可能自由的因此自由本身也是悖谬的因此或许存在生活世界的自由,但自由意志是不可能的。
在笛卡尔那里,自由是任意选择的自由,因此是一种消极自由,认为主体有对自身与世界无穷的抉择与可能,但又认为真正的自由遵从理性和道德必然性,但是很显然前者会破坏后者,因此,笛卡尔在自由的问题上,显现出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
由于笛卡尔对自由摇摆不定的状态态度,出现了综合派.他们承自由要服从道德……
未完待续
- 下载图片
- 复制图片
2025-05-09
浏览55
登录后评论
2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