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华民国国军将军张自忠在与日军战斗中壮烈殉国85周年
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也。其生也,值清廷衰微,国势陵夷,外夷交侵,山河破碎。
自忠幼而聪慧,性刚毅,好读《三国》《说岳全传》等书,钦慕关羽、岳飞之忠义英勇,常以古人自期。及长,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然目睹时艰,毅然投笔从戎,誓以武力报国。
民国之世,军阀混战,自忠辗转于诸军之间,渐显军事才华。后归冯玉祥麾下,随其转战南北,威震西北。冯公奇其才,赞其有沉毅之气,必为国之栋梁。
及日寇侵华,国难当头,自忠挺身而出,肩负保家卫国之重任。喜峰口一役,他率部与日军激战,身先士卒,高呼杀敌,虽敌众我寡,且日军有飞机大炮之利,然自忠毫无惧色,与将士们浴血奋战,坚守阵地,使日军不得寸进,大振国威。
卢沟桥事变后,自忠奉命坚守第五战区。临沂之战,他面对日军精锐坂垣师团,毫无惧色,抱定必死之决心,致电同僚曰:“战而死,虽死犹生;不战而生,虽生亦死”。遂率部与敌死战,以血肉之躯抗敌之枪炮,经数日激战,大败坂垣师团,令日军闻风丧胆。
民国二十九年,日军重兵围宜昌。自忠亲率部迎敌,临战之际,神色庄重,知此战凶险异常,然毫不退缩。他与将士们浴血奋战七日,身中数弹,仍坚持指挥作战,直至力竭殉国,临终犹高呼 “杀敌报仇”。
自忠殉国之噩耗传来,举国哀恸。蒋公严令夺回其遗骸,将士们冒死抢回,运往陪都重庆。途经宜昌,全市降半旗致哀,十万民众含泪吊祭。抵重庆,蒋公亲临迎灵致祭,抚棺痛哭,题 “英烈千秋” 挽匾以彰其功。其夫人李敏慧闻夫噩耗,悲痛绝食七日而亡,与自忠合葬于梅花山麓,夫妻之情,令人动容。
张自忠将军以一生之践行,诠释了 “忠” 字之真谛,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堪称中华抗战军人之魂,永载史册,为后世所敬仰。
2025-05-16
浏览96
登录后评论
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