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研习静坐之法,核心在于修“静”,而非专注于“坐”的形式。有些人觉得打坐必须面壁、得按坐南朝北的方位,甚至要让后背朝外等,这些其实都是认知偏差与固执的想法。它们虽说各有各的说法依据,却都不够周全、未能触及根本。(当然,一些基础的坐法以及初期帮助入静的手段,还是要依据个人情况来采用的)

因此,静坐其实随处可行,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入静。要是被空间、方位这类外在条件束缚,导致无法静下来,即便坐姿再标准也没有意义——毕竟打坐的目的是求“静”,静到极致便能达成“定”的境界。

那“静”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当年黄帝向广成子请教道法,广成子曾对黄帝说:“至高之道的精髓,深邃而幽暗;至高之道的极致,沉潜而静默。不看不听,凝聚精神以保持宁静,行为就会趋近端正。一定要保持宁静与清净,不使身体劳累,不扰动你的精气,这样才能够长寿。”
2025-08-29
浏览79
登录后评论
评论
分享